发布时间:2022-08-30 13:23:45
从2000万人在北京假装生活,到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或悲情,或苦难,总有一款焦虑适合你。收入焦虑,外貌焦虑,贩卖焦虑无处不在。对于成年男性而言,肾虚是一场无差别、全场景的集体焦虑,其真正的幕后推手,究竟是谁?
今天,你肾虚了吗?
腰酸?肾虚!腿软?肾虚?盗汗?肾虚!精力差?肾虚!尿不尽?肾虚!掉头发?肾虚!那事儿不行?还是肾虚!
但凡和肾沾边儿的症状,都可以扣上肾虚的帽子。你能想象,肾病科西医收到最多的问题竟然不是肾病,而是肾虚?
中医所说的肾,是一种功能,现代医学所说的肾,是一个器官。当两个不同的专业遇到同样一个问题,你就知道这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误会有多大。
造成这一误会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民间对肾虚的无限延伸——没错儿,让男人“肾虚”的,更可能是千千万万个男人自己。
当人们说起肾虚,多半是“民间肾虚”
肾虚本来是中医概念,常见肾精亏虚、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4种证型,其病因病机和外在表现截然不同,也不总与肾或性能力相关。
但是,由于肾藏精,主生殖,是先天之本,而繁衍又是人类本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民间,肾就逐渐与性能力划上了等号。尤其东晋以来道家养生学派的兴起,房中术大量流入民间,至唐代而成鼎盛,进一步渲染了肾与性能力的神秘关系。
又由于肾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一切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白发脱发、畏寒怕冷的症状,都与男性雄风联系在了一起,并形成一套“肾-精-性-耳”的文化隐喻系统。医生为了降低医患沟通的成本,不得不顺水推舟,成人之美——“你说肾虚,那便肾虚”。
有了医生的“加持”,民间肾虚的信念愈发强大,最终制造了成年男性的集体焦虑。
当人们说起肾虚,可能是“心理肾虚”
肾虚的说法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将其列入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分类之下。外国人称之为文化束缚综合征(Culture Bound Syndrome, CBS),中国人称之为“文化病”。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只要给一个人贴上特定的标签,他最终会变成和标签一致的人。
肾虚是一个充满性暗示和暗示性的文化标签,当一个人开始出现乏力、腰酸等轻微症状,并自我认定或被他人认定为“肾虚”——哪怕只是开玩笑,那么,这种肾虚相关的症状就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多。
现代医学早已证实,心理障碍可引起躯体化障碍,而躯体化障碍又会加剧心理障碍。恶性循环之下,成年男性的肾虚焦虑变得坚不可摧。
肾虚和肾病,两回事
然而,肾虚的复杂性还在于,除了“民间肾虚”和“心理肾虚”,“临床肾虚”也确实存在。只不过,中医临床所说的肾虚,只是肾病的一小部分,它可以是引起各种病症的病因,也可以是各种病症产生的结果。
中医所谓肾病,就是肾发生了疾病。如何知道肾发生了疾病呢?这要从肾的藏象特点来分析,中医称之为病机。
肾病的病机有二,肾自病和他病及肾。前者是指肾在病因直接作用下所发生的疾病。比如,腰为肾之府,一个人没有外伤和其他原因,一开始就表现出腰疼背酸,很大可能属于肾自病。
确定病机以后,还需要辨证。既然腰为肾之府,是肾之精气所覆盖的区域。那么,肾精充足则腰脊有力,肾精不足就腰酸背痛。此时就可能辨为肾虚。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而致腰部冷痛,辨为肾阳虚;腰部脉络失于濡养而致腰膝酸软无力,辨为肾阴虚。
肾虚,许多时候不是肾的事
如果疾病的发生如此简单,人们就不会再受病痛的折磨。事实上,五脏生克制化,心、肝、脾、肺任何一个器官发生疾病,都可以影响及肾,表现出肾病乃至肾虚。如果分不清主次,找不出本标,治疗就会无功而返。
比如,心与肾为主仆,心是仆,肾是主,仆病可以及主,心病可以及肾,我们常常见到,神志昏迷后容易小便失禁,遗精往往是因梦而遗。同理,脾是主,肾是仆,主病可以及仆,脾病可以及肾,所以腰膝酸软也可能是脾胃虚弱。
再如,肝与肾为母子,肝是子,肾是母,子病可以及母,肝病可以及肾,激动发怒时小便就会增多。同理,肺是母,肾是子,母病可以及子,肺病可以及肾,一个人肺气虚弱,也会腰疼腰酸,甚至遗精滑精。
以上诸症,看似都与肾虚有关,实则他脏发病累及肾。治疗时就要首先治疗原发脏,这就是中医说的治本。有些时候,原发脏和受累脏的症状都比较急,治疗时也要顾及受累脏,这就是中医说的标本同治。
所以说,许多时候,肾是“清白”的,不自信才是真正的“肾虚”。如果保持人间清醒,这个世界上的肾虚屈指可数,无辜如你,也就不会因壮阳补肾而被搞到钱袋虚亏。
Copyright © 2010-2017 版权所有 一瓶巅峰能量咖啡官网正品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