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哮喘患者如何安全用药?



发布时间:2022-06-13 14:21:24


  8月2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十四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劲松:

  一、新增病例情况

  2021年8月21日0-24时,扬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普通型,来自集中隔离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68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经专家评估,当日25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累计出院113例。

  通过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均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管控。

  二、医疗救治工作情况

  截至8月21日24时,共有171例确诊病例在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其中轻型38例,普通型130例,重型3例。

  284例确诊病例目前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40例、普通型240例、重型2例、危重型2例。

  目前所有患者都在全力治疗中。

  三、风险等级划定情况

  2021年8月21日起,扬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了调整:

  邗江区新盛街道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广陵区东关街道、曲江街道;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汇街道、扬子津街道;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梅岭街道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广陵区汶河街道;邗江区蒋王街道、双桥街道虹桥社区念四新村小区、双桥街道石桥社区弘扬花园小区、双桥街道卜桥社区扬子江北路426号钣金厂宿舍、双桥街道卜桥社区扬子江北路以西、平山堂西路以南、邗江北路以东与沿山河新城河念四河折维扬路杨柳青路合围区域、双桥街道四望亭路217-5号怡莱酒店(四望亭路店);江都区仙女镇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截至目前,扬州市共有高风险地区4个,中风险地区21个。

  四、当日核酸检测情况

  8月21日,扬州市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了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69.56万人,截至8月21日24时,当日检出1例阳性,来自集中隔离点。

  今天,扬州将继续对邗江区邗上街道、高新技术开发区、双桥街道、甘泉街道、新盛街道、竹西街道、槐泗镇、西湖镇、维扬经济开发区、方巷镇等10个乡镇、街道、园区的重点区域;广陵区广陵经济开发区、广陵新城、湾头镇、汤汪乡、曲江街道、文峰街道、东关街道、汶河街道等8个乡镇、街道、园区的重点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汇街道、扬子津街道2个街道的重点区域;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梅岭街道、瘦西湖街道、城北街道3个街道的重点区域;集中隔离点,开展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

  请相关区域内的居民朋友按照所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通知指引,分时段有序到达指定地点开展核酸采样。检测时携带身份证(无身份证者请携带户口簿),并主动出示“苏康码”,接受体温检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积极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自觉维护检测秩序。

  Q

  广陵区是如何做好主城区“菜篮子”的保障,同时做好本辖区的居民的相关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的?

  A

  扬州市广陵区副区长 王绪林

  疫情发生以来,广陵区既承担着辖区内约35万名封闭、封控小区居民的生活物资保供责任,还担负着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疫情防控任务。可以说责任重大,不容懈怠。这段时间,广陵区着重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决守好联谊市场“菜篮子”

  疫情发生后,将联谊市场作为“必保之地”,在市场设立了疫情防控专项指挥部,重点围绕“三保”开展工作,也就是保防疫安全、保生活物资充足供应、保菜价稳定。

  安排了60多名志愿者驻场服务,免费配备50名保安,无偿为场内商户每天进行核酸检测,确保防疫安全。

  同时,区相关部门通过驻场办理车辆和人员通行证、在高速出入口驻点接车、设立快速核酸采样点等便民措施,力促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充足供应,减少价格大幅波动。目前联谊市场每天动态保持6000吨的农副产品储备量,可供应市民5天以上,价格也迅速回落。

  二、积极跟进保供稳价“直供菜”

  市政府出台了农副产品保供稳价措施后,广陵区积极响应,累计向居民配送由市政府直供的猪肉18万斤、直供蔬菜包40多万斤,惠及了90%以上的封闭、封控小区居民。

  同时还推出广陵版低价“直供菜”,对按照政府指导价为居民配送菜品的江苏亚联和11家农贸市场,由政府补贴其经营成本及利润损失。疫情发生以来,亚联已配送低价菜套餐1.4万份,低价生活物资45吨;全区11家农贸市场每日配送约3000份左右。

  三、加大供应畅通“多渠道”

  采取“市调度、区储备、街道乡镇自主保供”的做法,多渠道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

  区级层面,与大润发超市、苏果超市等大型商超等大型商超签订保供稳价承诺书,向居民推送了东园食品、日顿食品等7家食品企业。

  街道乡镇层面,动员居民区周边小超市、小菜场“关门不停业”,就近提供生活用品配送服务,满足居民多样需求。

  积极组织各类生活必需品作为免费关爱物资,第一时间为特困、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众配送到位。目前,已免费发放物资 60 吨。

  Q

  作为扬州市的主城区,请问开发区是如何在严格进行封闭和封控小区管理的同时,做好居民的生活保障服务的?

  A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谢百川

  自8月17日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44号通告以来,开发区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封闭小区居民足不出户”“封控小区居民足不出楼栋、村民足不出自然村、平房区居民足不出巷”的相关要求,对开发区33个社区、28个自然村、127个居民小区实行封闭封控管理,同时全力以赴做好居民生活保障服务,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保障志愿服务力量。开发区主要采用“组织化+社会化”的方式开展志愿者招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国有企业员工全部就地转成志愿者,协助属地做好社区防控工作。同时,加大志愿者队伍培训工作,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排查到位、保障到位、组织分工到位”。目前,开发区参与社区防控志愿者服务人数达到4847人,其中区级单位下沉的875人、社会招募的810人、各社区招募的3162人。

  二是保障生活物资供应。

  积极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对部分居民代充煤气需求,积极联系各大代充点,已累计代充煤气33.3吨。对群众医疗药品需求,做好医药供应和监管工作,开发区目前营业药店共40家,除“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这四类药品以外,已累计由志愿者代购配送各类常用药品20000余份,器械(口罩、温度计等)4500余件。

  三是保障特殊群体需求。对全区707名独居老人、独居未成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三类人员”全部实行一日三餐配送上门,并按照1:5配备特殊人员联系人,实时了解掌握“三类人员”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提供生活照料。

  四是保障交通出行顺畅。按照“谁申领谁监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累计办理高速卡口车辆通行证共1050张、发放车辆通行证119张,发放人员通行证5621张,确保负责接驳转运,运送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的车辆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城市运转的人员能够正常流动。

  Q

  疫情期间,慢病患者如何居家安全合理用药?

  A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主任药师 黄富宏

  一、疫情期间,一旦出现发热等“十大症状”,不要在家自行服用退热止痛药(如芬必得)、抗菌药(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奥司他韦)、止咳药(如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片)等药物,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在社区安排下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筛查诊治。

  二、疫情期间,购买药品注意事项

  目前,扬州市医保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在保障用药安全的情况下,将需要长期服用固定药物的慢病患者取药量到延长3个月。对于慢病患者,应在做好必要防护的前提下,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取药,或者在线上互联网医院复诊开药,也可选择药店线上购买,并可选择药品配送。到医院就诊取药或药店购买药品时带上现在使用药品外包装盒,以免药品品种、规格错误,引发药品不良事件。疫情期间,如发生药品短缺,只要是药品的通用名相同,可以选择其他生产厂家的药品,需要注意的是药品的规格,如规格含量不一样,需调整剂量。

  三、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在用药方面注意事项

  一是按医嘱剂量、频次、时间用药:不要因为疫情担心药不够,就减量、减频次使用,以免降低药效,引发疾病加重。也不能随意加量、增加频次,以免加大副作用或引起药物中毒。需要分剂量服用的药片,可以用切药器。

  二是注意药品是否过期、变质、失效:不要因为疫情外出买药不便而服用过期药。同时要注意,药品开封后,有效期会缩短,建议在瓶上写上开瓶时间,并且放在阴凉处保存。有不少人认为“中成药过期了没事”,其实无论是西药还是中成药,过期了都会失效,都要在药盒上的标注有效日期内服用。

  三是家庭备好自救药:冠心病的患者要备好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服用(注意应舌下含服,起效最快)。哮喘患者除了备好日常控制哮喘的药物,还要备好特布他林气雾剂或沙丁胺醇气雾剂,急性哮喘发作紧急喷上,可快速平喘、改善症状。

  四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及抗凝药(如阿司匹林)要注意出血风险,出血表现(皮下瘀斑、尿血、牙出血等)。发现出血时,最好到医院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结合基础疾病,再决定是否需要停药以及停药天数或更换药物。



上一篇: 目前比较好的面部注射除皱
下一篇: 小孩肩膀一边高一边低是怎么回事?

Copyright © 2010-2017 版权所有 一瓶巅峰能量咖啡官网正品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