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8 13:21:09
不管是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小到感冒大到癌症,几乎都要做血常规,但是多数人根本看不懂这些检查指标。每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首先会让做一个血常规,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血常规到底有什么用处呢?血常规能查出癌症吗?
血常规检查有什么项目?
1、白细胞主要是了解是否出现细菌的感染、病毒的感染或者血液性的疾病。
2、红细胞主要是了解是否出现失血后的贫血情况,或者因为腹泻、脱水等原因,出现红细胞增高。
3、血红蛋白主要是了解贫血的情况,血红蛋白越低,贫血越严重。
4、血小板是了解是否出现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如果血小板增高,见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血常规”可以查出癌症吗?如果指标出现4种异常,别不当回事
通过血液检测能够判断出细胞变异吗?这大多数是体重留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即便是肿瘤标记物难以察觉,所以单纯通过血常规检查,比较难发现肿瘤的存在。
对于有经验的血液科医生会发现血常规的某些表现可能和血液系统的癌症有关系。
1、一高两低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数会出现白细胞异常升高,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这就是所谓的“一高两低”。患者很容易伴随头晕,脸色苍白,活动后胸闷气急,以及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
2、出现不应出现的各个阶段不成熟的粒细胞
在化验单末尾可以看到原本不应出现的各阶段,不成熟的粒细胞,还有少量幼稚细胞,这很可能指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病的机制主要与p210相关,这种蛋白具备激酶活性,可刺激粒细胞不断增殖。
3、淋巴细胞总数和比例明显升高
一般淋巴细胞数量>5×10/L,若是血液检测结果比例有明显升高,则很可能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当然这是专业血液,检验科医生才能判断的,普通人根本无法知晓。
4、各类血细胞异常增多
血常规中各个成分异常增多,可能指向骨髓增殖性肿瘤,这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常规可以表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大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大于正常。
即使是血液肿瘤也是很难单纯只依靠血常规诊断的,还需要根据血常规的提示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样才能达到确诊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依靠某一项指标就判断是否有癌症。
检查血常规需要“空腹”吗?
检查血常规是不需要空腹的。很多时候抽血需要空腹是有道理的,比如只要吃了食物,食物就会在胃肠道当中往下送,从胃里边输送到肠道当中,只要肠道当中进了食物,很多的消化液就会进入肠腔里边,进行消化、吸收这些食物当中的成分,而这时肝脏也会活跃起来了。
因为肝脏是个“化工厂”,所以肝脏、肾脏一活跃起来,机体内血液当中释放的成分就不同了。因此查生化类项目的时候是一定要空腹的,但是某些项目对空腹的要求就非常低,其中就包括血常规。
现在很多门诊血常规还是通过扎指血,就是扎一针后挤出一部分血来采集、来测量,这种情况其实跟吃不吃东西、喝不喝水确实关系不大,影响也不大。
因此,血常规理论上几乎不需要空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非空腹的状态没有任何影响,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得到的结果其实是更加稳定、可靠的。
当然特殊情况下,医生会提前告知你空腹抽血检查,毕竟有些检查项目,很可能会因为食物的干预影响指标,这样也会影响医生的判断。
如果感觉有癌症的前兆,或者家族有癌症病发史可以在化验血常规时候,增加一项"ca"肿瘤代谢物化验,有癌变马上就能看出来了。
Copyright © 2010-2017 版权所有 一瓶巅峰能量咖啡官网正品旗舰店